喷施叶面肥的各处理移栽后幼苗转青快,叶色深绿、有光泽,植株长势较好,与对照相比,植株始花期提早5~7 d。尤其在开花期前后喷叶面肥的各处理,比CK座果率提高6.8%~11.3%。一般大田栽培的西红柿生长前期由于早春气温低、湿度大,植株往往容易遭受青枯病、霜霉病等危害。而喷施叶面肥的各处理,西红柿病害的发生率比CK降低了10.8~15.0个百分点,说明使用3种叶面肥都能提高西红柿的抗病性。
不同叶面肥处理与清水(CK)相比,西红柿产量达较显著增产水平(F= 10.92**>F0.01= 9.8 ),但不同叶面肥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中,以喷施奥普尔液肥处理的西红柿产量,叶面肥有哪些,比对照增产13.7%;喷施多元叶面肥和太丰的分别比CK增产.73%和8.88%。说明喷施3种叶面肥对西红柿产量都有显著的增产效应。
从西红柿的外观和内在品质两个方面来衡量,与对照相比,喷施叶面肥的各处理其果实大小较一致,果粒透红,着色较好,且成熟较一致,比CK提早5 d成熟上市。喷施3种叶面肥都改善了果实的外观,提高了果实商品档次的作用。从西红柿果实的营养成分含量和适口性来看,试验结果(见表1),喷施3种叶面肥比CK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西红柿的维生素C、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的含量,提高较显著,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提高了14.4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10.24%。但各叶面肥处理间品质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还表明,西红柿喷施叶面肥都显著地提高了西红柿生产的经济效益。
叶面肥在西红柿上使用具有提早成熟、改善果实外观,叶面肥,增加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提高果品档次的作用,还有增强抗病、抗寒能力的表现;增产效果较显著,喷施叶面肥比对照分别增产;经济效益显著,投入产出比高。
一、选择蔬菜叶面肥的关键
1.叶菜类这类蔬菜全生育期需要的水肥较多,除施足底肥外,应在苗期,中后期进行1~2%尿素(硫酸铵)溶液喷施,7~10天一次,连喷2~4次,能加速叶片抽生和迅速生长,而且能节约成本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比土壤施入要高20~30%。
2.瓜果类这类蔬菜对氮、磷、钾和微量元素(主要是硼、锌、钼)的需要比较均衡。瓜果类蔬菜施肥更要讲究科学。即苗期选用1~2%尿素水加入3000倍802喷施。以利壮根长叶;花期选用1~2%尿素混合0.1~0.3%硼酸与1000倍植物动力2003溶液喷施2~3次(间隔每次为7天左右),以利增加坐果率和防止花而不实。结果期选用1~2%尿素水溶液,或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叶面肥钾,每7~10天一次,共喷二三次即可。
3.根茎类这类蔬菜在其全生育期间对磷、钾肥需要多于氮肥,尤其是中后期对钾肥需要更为敏感而量多。如钾肥不足,则叶部制造的**养料向根茎部输送慢而少,易早衰和叶部凋枯(或褐斑病)。扫以此类蔬菜除苗期追施少量氮肥外,应在中后期多施钾、磷肥。
二、蔬菜追肥的关键
1.冲施在为作物浇水时,把定量化肥撒在水沟内溶化,随浇水渗入作物根系周围的土壤内。这种方法浪费的肥料较多,在渠道内容易渗漏流失,在田间作物根系达不到的深层,也会渗入部分肥料造成浪费。其优点是用法简单,省工省时,劳动量不大。在肥源充足、种菜面积大、劳动力矛盾**时可以采用此法。在大面积蔬菜出现严重缺肥症状时,可以作为追肥方法。
2.撒施作物浇完水后或雨后,趁畦土墒情适宜,又能下田时,将定量化肥撒施于作物畦面或作物株行间。这种施肥方法比较简单,但仍有一部分肥分会挥发损失,特别是碳酸氢铵挥发性很强,不能采用;硫酸铵、尿素和硫酸钾可以撒施,但只有在田间操作不方便、作物需肥又较急的情况下选用。
在冬枣收获后,不同浓度的叶面肥处理较对照冬枣果实在自然条件下货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对照比较,以喷施125mg/kg浓度的冬枣果实在自然条件下货架期,叶面肥厂家,喷施100mg/kg浓度的冬枣果实在自然条件下货架期较长,喷施150mg/kg浓度的冬枣果实在自然条件下货架期较对照几乎没有延长。
9月上旬不同浓度的叶面肥处理较对照果实含糖量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125mg/kg的浓度对冬枣果实含糖量提高。在9月中旬不同浓度的叶面肥处理较对照果实含糖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125mg/kg的浓度对冬枣果实含糖量提高。9月下旬不同浓度的叶面肥处理较对照果实含糖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125mg/kg的浓度对冬枣果实含糖量提高。
10月上旬冬枣收获期不同浓度叶面肥对冬枣果实含糖量的影响,10月上旬,不同浓度的叶面肥处理较对照果实含糖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125mg/kg的浓度对冬枣果实含糖量提高,100mg/kg的浓度对冬枣果实含糖量提高较大,150mg/kg的浓度对冬枣果实含糖量几乎没有提高。
10月中旬,不同浓度的叶面肥处理较对照果实重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125mg/kg的浓度对冬枣果实重量提高,100mg/kg的浓度对冬枣果实重量提高较大,150mg/mg的浓度对冬枣果实重量几乎没有提高。